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jiān)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移動互聯網舊 >> 正文

信息收集劃紅線 互聯網平臺“生存法則”生變

2021年8月23日 07:17  北京商報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給生活帶來方便的另一面,是埋下了個人信息泄露的隱患,眾多互聯網平臺也因此走上了風口浪尖。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應用程序(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自動化決策差異化定價等問題作出了針對性規(guī)范,更是明確了對大型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和侵權懲處力度。隨著國家立法劃出紅線,對大型網絡平臺的特別要求不斷趨嚴,互聯網平臺游戲規(guī)則或將迎來變革。

  殺熟、濫用“一鍋端”

平臺獲取、處理用戶數據的權限不再模糊。據了解,此次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了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采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范圍限于實現處理目的最小的范圍、保存期限為實現處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時間的“三最”限制。

而為遏制“大數據殺熟”等操作,個人信息保護法對癥下藥,規(guī)定了個人信息處理者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自動化決策,不得對個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這項規(guī)定直指各類在線交易App給老客賣更高價的慣用套路,嚴治精準溢價。

在人臉識別濫用方面,個人信息保護法也作出了回應。今年初,“戴頭盔看房”的怪象一度引發(f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熱烈討論,對此,個人信息保護法要求,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采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所收集的個人圖像、身份識別信息只能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

在個人信息處理方面,聯網平臺是個人信息保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提供重要互聯網平臺服務、用戶數量巨大、業(yè)務類型復雜的個人信息處理者,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定其應當履行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合規(guī)制度體系、制定平臺規(guī)則、定期發(fā)布個人信息保護社會責任報告、接受社會監(jiān)督等多項義務。

  “不透明”難題有解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釆集用戶信息、建立用戶“畫像”,并以謀取利益為目的,根據用戶“畫像”提供特定的、非可選性的商品或服務,一直以來,這種基于算法的自動推薦,往往被懷疑是否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程度方面超出了消費者的隱私邊界。

“我最近在玩一款游戲,并且經常和朋友們在微信上或者面對面談論游戲里有意思的地方。我昨天打開淘寶,發(fā)現首頁向我推送了這款游戲帶玩的虛擬產品。之前沒有在淘寶上搜索或瀏覽過這類商品,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被推薦的,這難道會是巧合嗎?”張明(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調查也發(fā)現,近九成人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普遍存在,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已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主要包括網購平臺、在線旅游、網約車、外賣、影視類App或網站等消費場景。但面對上述情況的時候,涉事企業(yè)否認,消費者難以舉證,最后的結果也往往是不了了之。

《比較》研究部主管陳永偉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對用戶來說,允許平臺依據其個人信息進行自動化決策操作的初衷是為了便利生活!皬慕洕鷮W上看,個性化服務的行為有一定效率,但它們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不透明!

對此,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個人信息處理者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信息推送、商業(yè)營銷,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個人提供便捷的拒絕方式。此外,該法還賦予了消費者面對互聯網運營者自動化決策時有權要求處理者進行說明的權利,并有權拒絕個人信息處理者僅通過自動化決策的方式作出決定。

“這就意味著用戶在遭遇可能存在的‘大數據殺熟’時,有權要求互聯網運營者對是否運用大數據分析進行差異定價進行說明。也就是說,是否存在‘大數據殺熟’的舉證責任由運用大數據分析的互聯網運營者來承擔,對于消費者維權來說是極大的利好。”廣東九劍律師事務所律師羅璀介紹道。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些App在得不到個人同意的時候,就馬上拒絕服務。對此,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不得通過誤導、欺詐、脅迫等方式處理個人信息。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認為,根據這次法律規(guī)定,即使是(用戶)不同意收集某一些信息,那么該App還是應當依法提供必要的服務,不得拒絕服務。

  規(guī)則變了,玩法也要變

互聯網經濟跑過了草莽時代,如今,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落地也開始倒逼平臺摒棄對用戶隱私的依賴。事實上,眼下互聯網行業(yè)的合規(guī)壓力已經明顯增加。首先,應用程序治理正在不斷深入和鞏固,今年以來,我國網信辦對網絡直播、求職招聘、新聞資訊等十多種類型的手機應用程序進行了檢測,目前351款因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通報,25款因嚴重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下架。

上個月,為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fā)展,工信部也啟動了互聯網行業(yè)專項整治行動,主要聚焦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用戶權益、威脅數據安全、違反資源和資質管理規(guī)定等四方面的8類問題,共涉及22個具體場景。

而本次立法也在個人信息的搜集、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規(guī)定,陳永偉表示,對于平臺經濟來講,這意味著一種游戲規(guī)則的變化。游戲規(guī)則變了,玩法也要變化,這可能會導致很多模式和技術的變革。根據法律要求,企業(yè)以后可能要對用戶數據重新進行加密,或者開始使用隱私計算等新技術。

“關于個人信息保護即將面臨新一輪監(jiān)管浪潮,對互聯網企業(yè)來說,合規(guī)的風險和成本都更高了!敝袊ù髮W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個人信息保護明確立法,有望倒逼互聯網企業(yè)規(guī)范使用“大數據”,維護互聯網經濟健康發(fā)展,還市場一個公平透明的消費環(huán)境。立法監(jiān)管之下,能否重新贏得用戶的信任、重塑行業(yè)信譽,互聯網企業(yè)的下一步技術作為至關重要。

編 輯:值班記者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yè)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