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jiān)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網絡信息安全存隱患 公眾網絡權益亟待法律保護

2012年12月22日 13:44  新華輿情  

    事件回放:

    通過網絡買賣個人信息、詐騙、侵犯隱私、散布謠言甚至人身攻擊,不僅危害了國家信息安全,影響社會安定,也為公眾帶來巨大困擾。近日公安機關公布一批網絡犯罪典型案例,從中可以看出,完善法律,加強監(jiān)管,建立互聯網秩序刻不容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大范圍普及和迅速發(fā)展,互聯網領域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據《人民日報》12月20日報道)

    網民聲音:

    “脆弱”的網絡信息安全令人擔憂

    錢無名:接到一個騙子電話……但可怕的是……他竟然知道我的名字!信息安全啊……太脆弱了……

    凌劍霜華:信息時代,公民個人信息安全與否,不完全是個人的私事,而是事關公民安全、法律尊嚴、社會穩(wěn)定的大事。

    娜子的寶貝:我們身處的網絡時代,信息的“含金量”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力日益顯著。可是由于管理的不嚴謹,導致部分商家或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非法獲取、販賣個人信息的現象日益猖獗。

    加強個人信息安全防護要從自身做起

    白鹿愿:社交網絡的開放性讓信息安全意識薄弱的人們很受傷。

    平安萬盛: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網絡中對個人信息濫用和個人隱私泄漏的問題,因此,如何做好、加強網絡信息安全保護,使網絡環(huán)境得以凈化值得思考。

    春花秋實:首先保護好個人信息。其次,相關單位應加強保護好客戶的信息。另外,執(zhí)法機關面對販賣個人信息的機構需嚴懲,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宅女Cherry:網絡信息運用的普遍性其實也是其脆弱性,加強網絡信息安全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guī)范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公民健康、文明、積極上網的自覺性。

    呼吁用法律為公眾建一道防止信息泄露的“防火墻”

    余杭胡冰:各地公安雖然加大打擊力度,但因缺乏專門法律,該現象并沒有被遏制。呼吁將信息安全立法,從根本上解決信息泄漏問題。

    clear唐:唯有織好網絡個人信息安全的“法網”,才能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fā)展?椇眠@張“法網”,就必須斬斷利益鏈?椇眠@張“法網”,需健全個人信息保護機制。

    上城網:在信息時代,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首要的是從源頭上堵住個人信息“流出”的漏洞,建立一部專門、權威的法律,提高執(zhí)法力度,為公眾建立一道信息泄露“防火墻”。

    媒體聲音:

    人民日報: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網上的言行也會有意無意觸犯法律。開放的中國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網絡世界,不管是監(jiān)管部門還是廣大網民,都應該珍惜這個平臺。要求人人都用正確的方式說正確的話,是不現實的,但也應有法治意識,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這是必須的。因為不管是網上還是網下,這都是構建公序良俗的基礎。

    新華網: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須用法律“利劍”

    要保護網絡個人信息安全,法律是最好的“利劍”。一些人之所以鋌而走險,除了豐厚的利潤誘惑,還因為游走在模糊地帶,自恃可以不受法律的制約。鑒于此,唯有以法律的準繩對網絡個人信息保護劃出“紅線”,將盜用販賣網絡個人信息定性到違法犯罪的高度,才能有效整和各方面執(zhí)法力量,進而有效打擊犯罪行為,震懾犯罪分子。

    中央電視臺:公民信息安全期待法律保障

    在信息時代,個人信息能夠帶來巨大經濟利益。暴利的誘惑,導致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從已經曝光的案例來看,部分機構和商家沒有妥善保護客戶信息,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利益鏈條中的一環(huán),嚴重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要根治個人信息泄露的“頑疾”,必須用法律武器。

    光明日報:要為網絡世界設定法治底線

    社會生活有邊界,網絡世界有底線。虛擬的互聯網,不能跳脫公序良俗的規(guī)制。這個道理并不復雜:網絡本就是人類生活、生產的工具,網絡活動本身即是社會生活的投射,不應也不能成為一個“只要自由、不要約束”的王國。以法律規(guī)范網絡生活,既是對網民權益的保護,更是網絡自治的前提。

    中青在線:網絡時代法律應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要從根本上解決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問題,除了要求網民自律外,必須從法律高度來明確個人信息自主權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明確個人對僅限于自身有關的信息擁有自主決定權,自行決定是否傳播以及在多大范圍內傳播。網絡的迅速發(fā)展不應該“讓人人自危”,因次,維護網絡環(huán)境健康、安全,需要網民、網站自我約束、遵紀守法,更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做后盾。

    新華網“輿情在線”編輯點評:

    隨著網絡成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網絡犯罪行為不斷出現,其危害對象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甚至已發(fā)展到嚴重影響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安全的程度。對此,唯有織好網絡個人信息安全的“法網”,為公眾建立一道信息泄露“防火墻”才能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fā)展!安灰砸(guī)矩,不成方圓。”互聯網立法與其他立法一樣,本意并不在于“限權”,而在于引導公眾更有序、更規(guī)范、更合法地享有自由權益,從而避免誤傷、防患于未然。從長遠而言,凈化網絡環(huán)境,提高網民自身修養(yǎng),推進網絡法制化進程,彰顯并激活互聯網的正能量,將成為網絡社會未來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

編 輯:馬秋月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yè)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